名师魏书生刚做老师的时候,曾经让学生写检讨书,可是面对学生千篇一律的检讨书,他觉得不能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,不容易找到纠正错误的方法。于是他提出写心理活动说明书,要求在说明书中使用心理描写的表达方式,描绘出犯错误前、犯错误时、犯错误后三个阶段的思想斗争。有人说:这不和写检讨书一样吗?他的学生回答得好:写检讨书,越写越恨老师;写说明书,越写越恨自己。检讨书变为说明书,这不是文字游戏,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,观察自我,分析自我。
认知心理学指出,对个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其内部认识过程。对于外界影响,只有当个体认识其意义,并将其内化,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时,才能真正发生作用。在实施惩罚时,一定要让受罚者了解受罚的原因,行为当与不当的标准,以有利于促进其内化。付老师让学生黄星桦两次写“命题”周记,意在唤起学生的自我反思:为什么成绩全班倒数?自己的毛病在哪里?黄星桦第一次写周记时,细数了自己的缺陷——马虎、不认真、打乒乓球分了心,周记中的“您”这个字眼,看得出他只是在
向老师承认错误,并没有真正引走重视,也就难以改变行为,所以接下去的测验他依然倒数。付老师将周记题目由问号改成感叹号,当疑问变成了肯定时,当期待变成少有的严厉时,老师态度的反差,引起了黄星桦自身内部的思想斗争,周记上的泪痕足见其内心触动极大。如果说第一篇周记是态度诚恳地反思了问题,第二篇则更多了些要“痛改前非”的决绝——当黄星桦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,并决定调整自己的行为时,改变才正式开始。
注:本文为网友上传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上一篇:上课迟到反思1000字的检讨书
下一篇:领导个人检讨与反思2022